快收好!4月总书记重要讲话金句集纳
水库、粮库、钱库、碳库
守好“三农”基础是
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摘自《求是》2022年第7期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让农民在城乡间可进可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个长期过程,农民在城里没有彻底扎根之前,不要急着断了他们在农村的后路,让农民在城乡间可进可退。这就是中国城镇化道路的特色,也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回旋余地和特殊优势。
——摘自《求是》2022年第7期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城乡经济循环是
国内大循环的题中应有之义
城乡经济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确保国内国际双循环比例关系健康的关键因素。
——摘自《求是》2022年第7期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多了的压力和少了的压力
不可同日而语
今后一个时期粮食需求还会持续增加,供求紧平衡将越来越紧,再加上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确保粮食安全的弦要始终绷得很紧很紧,宁可多生产、多储备一些,多了的压力和少了的压力不可同日而语。
——摘自《求是》2022年第7期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不能把粮食当成一般商品
不能把粮食当成一般商品,光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光算眼前账、不算长远账。
——摘自《求是》2022年第7期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保持历史耐心
凡是涉及农民基本权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必须看准了再改,保持历史耐心。
——摘自《求是》2022年第7期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共同抵制阵营对抗思维复活、反对制造“新冷战”
中欧要做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以中欧关系的稳定性应对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要带头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共同抵制阵营对抗思维复活、反对制造“新冷战”,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
——摘自2022年4月2日《人民日报》第1版报道《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不能轻易冲击
现有世界经济体系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要坚持
“三个不动摇”
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好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要继续抓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贯彻落实,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强化“中央统筹、部门支持、省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海南自由贸易港如期顺利封关运作。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办事情,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定性。要坚持维护国家安全不动摇,加强重大风险识别和防范,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
——摘自2022年4月14日《人民日报》第1版报道《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攻坚克难 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疫情防控要克服
麻痹思想、厌战情绪、
侥幸心理、松劲心态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十分严重,尤其不能放松防控工作。坚持就是胜利。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要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针对病毒变异的新特点,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本领,完善各种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摘自2022年4月14日《人民日报》第1版报道《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攻坚克难 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自己的事业办好的自信
我们开放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同时一定要定下心来,一心一意走自己的路,而且要建立这样的一种自信,就是我们一定会把自己的事业办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自2022年4月15日《人民日报》第1版报道《“探索试验蹚出来一条路子”——记习近平总书记赴海南考察调研》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百年变局,一件事一件事出来,一会儿灰犀牛,一会儿黑天鹅。对变化莫测的形势要有一种底线意识、危机意识,确保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行稳致远。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有位革命前辈曾说过这样的话,“时时放心不下”。我听了很有共鸣。
——摘自2022年4月15日《人民日报》第1版报道《“探索试验蹚出来一条路子”——记习近平总书记赴海南考察调研》
水涨船高的关系
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一个道理,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是水涨船高的关系,水浅行小舟,水深走大船,违背规律就会搁浅或翻船。
——摘自《求是》2022年第8期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不得违规出台地方“小政策”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之初,我们鼓励各地大胆创新、不断探索。现在,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国家顶层设计,做到全国一盘棋。要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加强对制度运行的管理监督。各地区务必树立大局意识,严肃落实制度改革要求,不得违规出台地方“小政策”。可以允许一定时期内存在区域间社会保障水平上的差异,但不能动摇统一制度的目标,不能自行其是、搞变通。
——摘自《求是》2022年第8期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国际社会是一部
复杂精巧、有机一体的机器
国际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部复杂精巧、有机一体的机器,拆掉一个零部件就会使整个机器运转面临严重困难,被拆的人会受损,拆的人也会受损。
——摘自2022年4月22日《人民日报》第2版报道《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
——摘自2022年4月24日《人民日报》第1版报道《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强调 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 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建设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大学
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摘自2022年4月26日《人民日报》第1版报道《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时代之题
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
——摘自2022年4月26日《人民日报》第1版报道《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以中国为观照、
以时代为观照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摘自2022年4月26日《人民日报》第1版报道《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中国之路、
中国之治、
中国之理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
——摘自2022年4月26日《人民日报》第1版报道《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中国声音、
中国理论、
中国思想
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摘自2022年4月26日《人民日报》第1版报道《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
“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摘自2022年4月26日《人民日报》第1版报道《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教育是一门
“仁而爱人”的事业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广大教师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摘自2022年4月26日《人民日报》第1版报道《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
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既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既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关系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关系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摘自2022年5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报道《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 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加强新的时代条件下
资本理论研究
要加强新的时代条件下资本理论研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这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摘自2022年5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报道《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 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历史地、发展地、辩证地
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存在的
各类资本及其作用
要历史地、发展地、辩证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存在的各类资本及其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是带动各类生产要素集聚配置的重要纽带,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发挥资本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必须认识到,资本具有逐利本性,如不加以规范和约束,就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
——摘自2022年5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报道《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 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健全全链条资本治理体系
要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探索创新,增强资本治理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健全事前引导、事中防范、事后监管相衔接的全链条资本治理体系。
——摘自2022年5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报道《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 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北京冬奥精神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
——摘自2022年4月9日《人民日报》第2版报道《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全球安全倡议
中方愿在此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我们要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别国内政,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摒弃冷战思维,反对单边主义,不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反对把本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的基础之上;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不能搞双重标准,反对滥用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共同应对地区争端和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全球性问题。
——摘自2022年4月22日《人民日报》第2版报道《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主办单位:广东省明康监狱 联系方式:0757-8886 1698
备案编号:粤ICP备20053299 网站标识码:4400000155
技术支持:佛山市国迈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0757(020)-8112 6612